程 毓
近日,教育部派出多个工作组,到各省开展就业专项核查,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并开通了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表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就业违规行为。
就业数据弄虚作假,无非是为了就业率好看。提高就业率,高校本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上施策,有的高校却在毕业生的“就业率”上不择手段地注水。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危害极大。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然而,为了追求就业率,有的高校却让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想方设法地劝服毕业生提供“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用“纸面就业”人为拔高就业数据。这样做,学校的就业率提高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却降低了,诚信教育在大学“最后一课”崩塌了。
学生为了配合老师完成任务,也担心影响毕业,被迫“虚假就业”。结果是,学校的就业率上去了,却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虚假就业”使学生丧失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可能失去一些较好的就业机会,并在个人档案上留下痕迹,还可能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就业判断和职业选择,输在踏入社会的起跑线上。
就业率是考生选择高校的重要依据。数据造假的高校由此受益招到充足的生源,不造假的高校却可能面临报考生源不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假以时日,可能迫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就业数据上动歪脑筋,不仅严重影响高校的公信力和高质量发展,而且造成就业情况“虚假繁荣”,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
真实是数据的生命。当就业率失真,高校优胜劣汰的公平机制也就失灵了,中国大学距离“双一流”也就更远了。大学生就业率容不得丝毫弄虚作假,高校就业数据造假行为必须严惩并禁止。
就业率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严守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底线,是高校和毕业生应尽的责任。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就业率”不应在数据上做文章,而应在提高“就业力”上下功夫。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专业设置特色化。毕业生找工作只是最后的“临门一脚”,提高学生的就业力要抓源头、重过程。高校应着眼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和学校特色,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全方位地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职业规划系统化。大学生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开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高校通过开设系统化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了解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找到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赛道”,并做务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不断增强能力,蓄势待发,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就业力。
就业服务精准化。学生难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高校要摸清情况、对症下药。比如,有的大学生只想去有编制的单位。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明白,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都不可能有永远的保障,就业的选择有很多。如今,想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对有创业项目的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对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配套帮扶。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灵活就业的兴起,学生总体上是“有业可就”。高校要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新业态就业。
“就业力”是本,“就业率”是末。高校只要想方设法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力”,就能获得理想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力”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自然实打实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