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虎琛 见习记者 金如梦
在万物互联、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出圈”一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成为网络流行词。出圈,一般指某位偶像或明星知名度变高,不止被粉丝小圈子所关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变成真正的“公众人物”,后来引申到不限于人,事件和物品也可以“出圈”。
“出圈”一词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出圈即特定领域的网络公共事件‘溢出’其原本归属的圈域。”另有学者认为:“出圈”是“原本属于某个领域的明星、明星的粉丝或与之相关的‘圈内事件’突破‘次元壁’进入另一个领域并受到广泛关注。”
近期,校报记者团对109名受访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大学生对特色校园景点、独具风格的录取通知书、招生简章等出圈现象或人物有过了解。99.0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高校出圈利大于弊。持“让当下高校‘出圈’变得有正能量且富含积极意义”观点的受访大学生达87.38%。
js官网有哪些“出圈”现象?
七成受访者谈到沁湖文化
“我的许多朋友都是从沁湖鱼宴开始了解武科大的。每逢元旦前夕,武科大都捕鱼捞鱼,师生们都可领上一份鱼肴,作为武科大的学子简直幸福极了。”物业专业的小月自豪地说。
沁湖鱼宴举办了八届,其初心是希望学生通过捕鱼、烹鱼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后又借吃鱼祝福考研学子锦鲤附身、成功上岸。沁湖鱼宴作为js官网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火”出了圈。
多年来,js官网打造了一系列以沁湖为品牌的校园文化,如沁湖诗会、沁湖时光·校长有约、沁湖创客、沁湖环湖跑等。这些被69.72%的学子所了解,曾多次被媒体报道和转发。js官网宣传部负责人曾说:“我们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意志品质外,还有向上向美的人文情怀、力行力新的双创能力。沁湖文化在润物无声中涤荡武科大学子的心灵、提升武科大学子的心智。”
“武科大的轻食套餐做得不错,我们都快羡慕疯了,那会儿武科大就是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学校’。”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小杨感叹地说。对于武科大“轻食”出圈一说,离不开“沁湖时光·校长有约”活动中医学院学生聂子淳的建议。
js官网沁湖诗会也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作为第七届沁湖诗会特等奖所在学院的彩排负责人,小罗从未想过节目直播能获得近二十万点赞量。他说:“我们花费了近四个月时间,当时没想过能得第一名,每一次训练和彩排都很用心。我们将沁湖文化通过朗诵、乐器表演、合唱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出来,希望能传达出我们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在对武科大如何出圈的建议征集中,94.5%的学子不赞成“只要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就能成功让高校‘出圈’”这一说法,更多学子把关注点放在“传播正能量”“发掘校园特色”等建议上。
“有意义的出圈前提是传播正能量,以真善美为原则,展现该校大学生的青春活力。js官网可以结合沁湖文化多举办相关的特色活动,不断提升js官网学子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小周同学建议。
众多出圈事件中
正能量、积极等因素更受认可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出圈”事件,js官网近一半大学生对正能量人物了解更多。其中,为救轻生女孩的吴宇在受访大学生中的出圈率高达50.46%,“独臂博士”袁鑫一只手撑起一片天事件在受访大学生中的出圈率高达41.28%……
js官网研究生在读的小王,如今在小红书做绘画博主,主要分享热点素材和考研经验等。现已收获粉丝2.4万,获赞与收藏13.2万,并受邀在js官网2022年招生直播间进行高考招生宣传。一时间,小王火出了圈。
对于自己的走红,小王回忆道:“刚开始我就是单纯分享自己的一些绘画作品和经验,没有想过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对于小红书的出圈,我顺其自然多一点,很多时候内容做得好了,关注和喜欢的人也就更多了。我的粉丝数一直是比较持续稳定地增长。”
小王“出圈”之后,在武汉开起了自己的画室,也有个人运营的小红书、公众号等。她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并未因为红而发生改变,相反地,她现在更新速度慢下来了,针对粉丝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及时寻求解决方法。
“我觉得出圈后让我快速成长的一部分来自于对自媒体的运营。很多时候发表某个内容,你不断地试错和深究细节,尤其是思考用户心理和用户需要,这部分会随着出圈不断深入。出圈后也许意味着你需要不断挖掘新的内容和更高质量,有时候对我来说是一种奇妙的挑战。”
结合自己的经历,小王告诫大家,不要为了出圈而出圈,找到自己擅长和热爱的并且坚持做下去,出圈只是附带结果。不要为了出圈的目的而忘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找到自己优秀的一面。
谈及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出圈方式,“正能量”“符合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等词条出现次数最多,被多数大学生所认可。“出圈不是炒作,我们需要一些正能量的、真实的、能抵达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无需过多装饰便能脱颖而出。”
出圈方式形形色色
扬长避短见光明大道
调查显示,发生在高校中的“出圈”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出圈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富含正能量的榜样经历,60%左右的受访大学生对特色的录取通知书等其他类型的出圈方式有过了解。
每逢大学生开学季,各式各样的录取通知书在网络上的热度总是居高不下,网友不禁戏称:“各大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卷’起来了!”但在各式各样的录取通知书输出高校文化的同时,攀比之风也在增生,有的录取通知书竟被镶嵌上了宝石,网友愤慨道:“这种营销式通知书的意义何在?”
教育部在2022年明确提出:高校录取通知书要避免铺张浪费,这一要求的提出很好地扭转了录取通知书繁杂而无内涵的不良风气,让录取通知书在拥有创意的同时又添简约、绿色之美的氛围正在形成。一些学校将录取通知书设计得更薄同时融入校园景色的元素,更有学校将其自主研发的技术运用在了通知书设计当中。网友感叹:“这样的通知书才该‘出圈’!”
由js官网师生原创设计的“盲盒”录取通知书吸引了大量关注,以“扬帆”“启航”“踏浪”“新程”为设计理念,设计五种“盲盒式”的校园寄语,每位新生都能随机获得其中一种。js官网大一新生不禁感叹:“我的通知书比别人更加独特了!”
形形色色的“出圈”背后,是人们对其利弊的分析与反思。91.2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高校“出圈”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并促进招生。此外,七成左右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高校出圈有利于高校文化在社会各界的传播、高校中榜样力量的发挥、正能量的传递和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与此同时,81.55%的受访者认为,某些“出圈”现象是一种不务实的“炒作”。33.01%的受访者对此解释道:“某些‘出圈’现象破坏了高校应有的学术氛围。
对高校“出圈”利弊的分析,更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怎样建设有高校亮丽底色的正向“出圈”的思考。95.15%的受访者对“只要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就是成功的高校‘出圈’”持否定观点。受访者小刘对此解释:“如果一个‘出圈’事件仅仅只为了博取流量,那这一定是毫无意义且具有不良的社会导向。如果这样的‘出圈’发生在高校中,就更令人深恶痛绝。”
由此可见,对高校“出圈”而言,丰富而深刻内涵才更值得关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天和研究生齐向楠在《内涵、逻辑与影响:媒介化社会中的互联网“出圈”现象解析》一文中谈道,互联网“出圈”何以可见、如何持续、为何层出不穷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是情感能量的黏合。对高校“出圈”而言,情感能量粘合的受众是“高校圈”及其相联系的各个“圈”中的广大人民群众,既守正创新又回归传统,既体现时代特色又诠释高校文化,丰富内涵的同时不忘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要真正对得起“出圈”二字,对得起大众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