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子琪 通讯员 刘馨雅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中,js官网城市建设学院参赛的哲学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老有所“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调研》力压群雄,从 40 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
团队对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深入调研,聚焦老旧小区适老化难题,构建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体系,并提出小改造优化策略,以提升老旧小区适老化水平。
绵薄之力呵护老年群体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需求迫切。截至 2023 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9697 亿,占全国人口的 21.1%。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增多,适老性低、老年人出行与活动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的钢花新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是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
六十多岁的李爷爷在这里居住多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发现上下楼变得越来越艰难,每次回家仿佛是一场冒险。有一次,李爷爷夜晚下楼时,由于楼道里的灯光黯淡昏黄,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李爷爷想要在小区里找个地方和老朋友们聊聊天、下下棋,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场所。“我非常希望每天都能下楼去转一转,可如今却不得不尽量待在家里。”李爷爷无奈地说道。
自 2021 年暑期伊始,团队马不停蹄地深入武汉市 136 个老旧小区,全面展开实地调研走访。他们发现90%以上的老旧小区无适老化建设,公共空间的适老化现状更加令人担忧。
与老年人的交谈中,团队成员听到最多的话是“比起在家呆着,当然是出门走走更好!”“年纪越大,越需要运动运动。”“一个人在家可孤独了,只有走出家门,跟朋友聊聊天、散散步才舒服。”他们意识到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指导老师徐虹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相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推进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尽绵薄之力让老年人感受温暖。
“小改造”托起“大幸福”
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及逐户的走访,团队发现老旧小区中老年居民的需求,并非大规模的拆建,一些细微的小改造就能极大地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指数。
在对望丰社区展开入户调研与访谈时,当被问及如何对楼道进行适老化改进时,本以为老人们会普遍要求加装电梯或修缮楼道,出人意料,他们仅仅希望在每层楼道都放置一个座椅。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我们,或许无法阻止衰老与疾病,但却可以通过一些小改造,为老人们托起充满无限希望的大幸福,用适老化把世界重新还给老年人。”团队成员鄢玥琳说道。
与此同时,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同一地区的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建设标准、居住人群等存在差异,改造策略、实施难度也会有较大差别,不能一刀切地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改造,而应因地制宜地“一区一策”。
他们致力于探索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更具针对性与普适性的方法,尽量用最小的改造,最少的成本,打造更加宜居、舒适、便利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团队由衷希望他们的改造方案能为老年人带来实惠。
推敲比对登上全国舞台
调研结束后,就是更为紧张的备赛阶段。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寻找支持材料、制作 PPT、练习答辩稿,一步步从校赛走向全国总决赛。
2020级城乡规划专业余欣灿,作为答辩人员,整天都在思考着如何修改稿子,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怎样把内容表述的更加完整……脑袋里的想法就如天马行空般涌跃出来,压力与想法一下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一直都在反复背诵,仔细推敲,与鄢玥琳核对PPT的节奏,与徐虹老师对答辩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她努力把题库塞入大脑,以便答辩时做合理的补充。不清楚专家问什么类型的问题?那就准备大量的题库,背背背。
为了答辩时更好的成果展示,余欣灿进行了模拟答辩,及时查漏补缺修改矫正。
答辩当日,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余欣灿和鄢玥琳上交所有电子设备进入教室等候答辩。
最紧张的时刻不是答辩时,而是上一组出来进入答辩教室,她俩马上调整了心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关键10分钟。
终于,三个多月的努力备赛,一年多的辛勤研究,过程中所流下的种种汗水,最终浇灌出胜利的鲜花,他们获得了挑战杯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