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不鸟人”,意思是说:黄家湖的鸟,数量多,性子烈。
搬到湖区伊始,邻人寥寥。我常对安抱怨此地的荒疏,甚至“恐吓”他:环境的荒凉(虽然黄家湖远非荒凉之地)很可能会导致人心灵上的荒芜。安总说:“哪里不热闹,你看花多、树多、鸟儿多”!面对这个年过五旬、但胸中的理想主义火焰却时常被点燃被擦亮的老公,我也只能持续性地赠送上两只硕大的白眼。
黄家湖的鸟,的确量多且不怵人。无论春秋酷暑,无论匆匆上下班还是悠悠消食溜达的路上,你总能看见不同种类的鸟儿,或立路边,或缀枝头,似乎总在离你咫尺之处不急不忙地蹦跳、觅食、甚至呢喃,只要人们不是突然改变行动的频率,一般是不会破坏它们本来的节奏的。有时,你想近距离拍下一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照片,悄悄地、悄悄地靠近,刚刚举起手机,它们便“忽”地飞起,却又在离你不远处停下,端起小脑袋瞅你,啁啾着,似乎在逗你,调侃着你的不伶俐。
春末的清晨,忽然发现与北阳台(三楼)齐高的椿树杈上多出了一只大鸟巢,两只黑白相间、硕长尾巴的大鸟飞进飞出。
“喜鹊!是喜鹊!老婆,我们家有新邻居了!”安叫着:“看,小俩口哦!”
“哼哼,小俩口,家有芳邻啊,这下你每天都可以一睹芳容啦!”
“一起一睹芳容!”
我们互相打趣着,为新邻居的到来而心生喜悦。
于是,每天我们都会在鸟儿清亮的啁啾声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专门去看看这对“小俩口”,固定在窗台上撒下一把小米,下楼跑步。虽从未亲眼看见它们啄食小米,但每天的窗台上都是小米无踪、鸟粪显赫。它们晨起外出、午间和傍晚归来,总是同进同出、起居稳定。
转眼盛夏,清晨的啁啾声愈发稠密,其间还夹杂着稚嫩的叽叽喳喳,探头细望:惟一只大鸟频繁进出,好像嘴里还衔着小虫......哦,“小俩口”变成了一家数口,大鸟们升级做父母了。
鸟爸鸟妈很是尽职,爸爸外出觅食,妈妈在“家”抚育,叽叽喳喳声日甚,小鸟儿渐渐地大了。
一日下楼,一只狗狗在路边徘徊。刚想绕开,狗狗忽然在我脚下躺倒,四肢朝上,上下摆动。想到书上说,狗狗向你露出最柔软的肚皮,是对你表达信任和友好。动了恻隐之心,回家“淘”出几根火腿肠,扔在狗狗旁边。狗狗,以及不知何时又多出的另外两只狗狗,兴奋地、撒了欢一样地围着我转圈。我大叫着,退至椿树边,狗狗们“汪汪”着,又围着椿树转了一圈又一圈......
刚想上楼,一只大鸟“忽”地飞来,“笃”的一声在我后脑勺上啄了一口,又“忽”地飞走,突如其来、猝不及防。我惊吓抬头,竟然是椿树上的邻居。恼急,抡起随身携带的太阳伞,向上扔去......后来,安安慰我说:“是你和狗狗们闹的动静太大了,鸟爸鸟妈认为你会伤害小鸟儿,出于护犊之心,它当然要警告你啦。嗯嗯,它们很勇敢”。
初秋,鸟巢不见了,不知是它们有了更安全的新家,还是小鸟儿大了,这个地方不合适了。我和安的生活频率依旧,有时匆匆,有时悠悠。黄家湖的鸟儿更多了,每天晨跑,年轻者众。我们浩荡地,穿过校园东边的繁茂草地,总能惊起大片大片的鸟雀,呼啦啦、哗啦啦地向高空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