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种太阳关爱自闭症儿童团队】种太阳麟洁分队用行动关爱“星星的孩子” 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

发布者:吴金伟 编辑:李芳 发布时间:2019-07-29 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见习记者吴金伟)“你们明天还来吗?”一位儿童的家长问志愿者,“一段时间后会再来。”近日,武科大化工学院种太阳关爱自闭症儿童团队赴麟洁康复中心暑期活动暂时结束志愿者带去青年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怀,带回青年人请求社会对“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呼吁。

    自闭症多因遗传,还有部分是因受疾病感染等原因导致婴儿脑部受伤,多表现为行为刻板、逃避与他人眼神的交流、不用点头摇头动作等表达情绪,自闭并非心理疾病,但因其病理表现,常常会存在“语言障碍、社交障碍、智力障碍、行为兴趣刻板”。志愿者们通过与自闭症儿童8天的相处,从孩子的行为、应对的方法、家长的影响几方面更深入了解了自闭症。

    康复中心内,孩子们会由老师指导,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志愿者的工作,就是代替家长们,坐在小朋友后面,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衔接班课程有数学、语文、音乐、游戏等,教授孩子“数字的分成、乌鸦喝水的故事……”,包括跳舞、做游戏,其内容与小学课程无不同,课堂的差别在于孩子的表现。

    课程中,林旭(化名)往往不能持续集中注意力,因而需要志愿者做动作,让林旭学,用行动感染他;小班的林凯歌(化名)喜欢自己转圈圈,边转边笑,兴奋起来的他往往就“飘了”,每次都需要志愿者帮助意识涣散的他停下来;有时谢昊(化名)情绪会很不稳定,上课是会哭个不停,这就需要志愿者带他到一旁,玩一会玩具,以待其情绪平稳。


    小班的孩子年龄比衔接班孩子要小,他们会进行更多注意力的训练,拼拼图、识别交通工具、辨别颜色与气味、独立工作等等。

    普通孩子能轻易在2分钟内完成16块及以内拼图,而有些自闭症儿童甚至完成仅有两块的拼图都存在困难,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许多自闭症儿童思维方式死板,根本无法辨识色块颜色、形状是否相同与否,这一缺陷导致孩子们很难完成拼图任务。

    志愿者观察,黄初平(化名)能够在一分半内拼好16块的朵拉图案的拼图,远超其他孩子,喜悦而惊诧的志愿者向老师反应情况,“黄初平这个拼图练的多,自然拼的速度快,他妈妈太期望孩子快速恢复了,总是反复训练超出孩子能力的拼图块。”老师说着,给黄初平换了一个9块的河马图案拼图,2分钟过去了,拼图还是一块未动,甚至有些色块拼对了,却又被孩子拆掉了。老师接着说“孩子思维有点死板,所以要常换拼图材料,持续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案有很多,耐心是治疗的核心。有些孩子会很木讷,这便更需要家长老师投入心血。自闭症儿童每次能学到的东西不多,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的,除了老师,就是家长,家长的行为方式,往往孩子们也会留有印象,多少会进行模仿。志愿者观察发现,耐心陪伴孩子、不发或少发脾气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上课往往情绪更加稳定,更能配合老师的训练计划。家长们每次遇到志愿者,都会连声感谢他们帮忙带孩子,而对深知孩子需要耐心、耗费大量精力照顾的家长们来说,最应当采取的,就是做孩子的第一位良师,一定心平气和对孩子。

    康复中心“治”孩子各种不耐烦的方法也值得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借鉴。面对不配合训练的孩子,康复中心会用“强化物”来鼓励孩子完成训练课程,孩子们会发出“嗯,哼”的声音,甚至是咬、挠、打志愿者来表示自己不愿意继续课程,此时,老师会奖励孩子“饼干、奇多、豆子”来鼓励孩子继续完成任务,给予孩子即时的满足感,是比较有效安定孩子情绪的方法。

    同样作为家长的杨丽桂老师,会带自己的女儿林萌(化名)一起参与到课程中,她的活泼能带动自闭症儿童们,老师们对志愿者说:“他们不明白指令的意思,可以让他们学你们做。”志愿者们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相同的动作,让孩子们学。 “自闭症儿童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治理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杨丽桂时常站在一位母亲的角度感慨,“康复中心的孩子能早日和林萌一样开朗活泼就好了。”

    几天的陪伴只能构成孩子们康复之路的很少一部分,孩子的康复需要家长、老师及更多爱心人士的陪伴与关注。志愿团队点亮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星星之火,以期它能在我们青年手中渐渐成燎原之势,照亮湖北省近2万名自闭症患儿,让他们都能得到系统、正规的治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