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彤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9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提出“四个面向”要求,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快在不同研究领域科技创新步伐,通过多学科融合创新,助跑科学技术的广度发展。
在疫情初期,科学家们利用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与医科技术,绘制疫情动态地图,三天便预算出全国各省疫情数据及控制趋势;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的专家们协同作战,仅用一周便确定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并投入疫苗研究;5G通信、3D建筑建模、新材料领域的工程师们紧密配合,十天便建成原定工期为2个月的火神山医院,再现了“中国速度”之快。可见,在抗疫时期,跑赢疫情的科技硬实力来源于学科交融的助推,是多学科“抱团”奋进的力量助跑科技创新。
笔者认为,学科抱团助跑科技创新靠三“气”:各学科领域专家们踏实的科研态度是底气;敢于迈出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发展趋势的脚步是勇气;学界交融知识、交流方案,集群打造效率体系是和气。
起跑靠底气。专业领域的研究是多学科“抱团”的前提与基础。阿西莫夫曾说,创新是科技的房屋。建成科技创新的大厦需要“形”,也需要“基”,学科交融是房梁,扎实的专业研究成果才是砖瓦。
加速靠勇气。当前,科技的重大突破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汇聚的结晶。js官网在“十三五”期间,大胆突破,勇于实践,促进特色学科如材料、冶金、化工等交融,集群打造出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开拓了纳米催化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的研究方向。
冲刺靠和气。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在这场“绑腿跑”比赛里,科技创新要想“跑”出成绩,不仅需要原创的前沿技术,更需要多条技术路线默契地“打配合”,交流最尖技术、分析最快途径、确定最佳方案,合力找准方向,不绕弯路,最好最准最快地创新科技。
科技创新需要完整的体系支撑,成熟的融合链才能长期助跑科技创新。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们各尽所知、各出其力,才能全速推进科技创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加油站,学科交融的现象并不突显。笔者认为,推动高校多学科融合创新、跨专业组建团队的关键,在于两个“度”:态度、制度。
学者们重研究、轻交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滞后了多学科抱团前进的步伐。在专业领域内深入探索的态度固然宝贵,但灵感的激发、研究的突破、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交流碰撞出的火花。学者们需要以接纳、分享、合作的态度,主动开展跨学科研究,迎接多元化创新。
为推动积极的合作创新,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如通过增加专业交流机会,激发专家团队对跨专业研究项目的探索欲;广泛接纳跨学科团队的新想法,实现基础设备供给开放化;加强多样化的企业高校合作,给科研团队提供奖励机制的相应补助及成果展示平台等。
著名化学家斯图尔特·施赖伯,在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工作时,曾描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学者们之间的交流:“我们喜欢聚在一起,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当前,“科技无国界,知识无围墙”的观念,推动各国科学家解决了许多科技难题。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只有多学科携手科研,让科技创新“跑”起来,才能最大化地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