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甲子、跨越三个世纪,10月26日,js33333线路登录迎来120周年校庆,是我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省属高校。
教育百年征程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
身着官袍、拈须远眺,在js33333线路登录校园里,一座张之洞铜铸雕像熠熠生辉。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与js33333线路登录的诞生与发展,有着深厚渊源。1898年,张之洞创办了湖北工艺学堂,就是现在的js33333线路登录。
js33333线路登录校长倪红卫介绍,张之洞与学校有着深厚的“不解情缘”:从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到更名js33333线路登录,历史渊源割舍不断;从湖北工艺学堂开办我国最早的钢铁工艺专业到武科大成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钢铁情缘一脉相承;从湖北工艺学堂“沉静好学、崇实去浮”的良好学风,到武科大“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从湖北工艺学堂“注重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到武科大“沉静好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办学理念延续古风遗韵。他认为,张之洞对湖北教育改革的贡献,具有全国性意义,也促使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近代史研究专家严昌洪说,从湖北工艺学堂到js33333线路登录,百余年历史脉络清晰,传承有序,均是有史可证、有据可查。在开启中国社会进步闸门的辛亥革命中,湖北工艺学堂的师生前赴后继,积极参加革命,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张继才说,湖北工艺学堂是清末洋务新政的成果,是张之洞对湖北近代教育的重要贡献。在张之洞推动下,湖北教育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城向州县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和质量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js33333线路登录,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百年征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20年来,js33333线路登录几经更名、几度搬迁,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始终与时代的发展同向同行。
倪红卫介绍,在新中国钢铁事业起步振兴时,学校创办本科,成为国家冶金行业重点院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开始举办研究生教育;1990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举办“中澳钢铁培训中心”,开启办学国际化进程;1995年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开始形成;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
目前,js33333线路登录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1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3个学科被湖北省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js33333线路登录是中国冶金工业的人才摇篮,百年来见证了民族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在已成为省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入选高校、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等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双一流”重点高校。武科大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一梯队,部分重点学科在世界高校排名前列。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地域经济发展
近年,js33333线路登录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提升内涵质量,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中东部区域、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js33333线路登录党委书记孔建益介绍,学校依托25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先后与宝武、东风、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4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等产学研合作平台。该校毛新平院士牵头,与武钢、东风等企业成立“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在研重大科研任务共计26项,研发的“易焊接海洋工程厚板与特厚板”成功应用于南海981平台等国内重大工程,并出口到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国家。学校张一敏教授牵头,与湖北平凡矿业、湖北新冶钢、通山腾达矿冶、宣恩泛得矿业等企业成立“湖北省钒资源高效利用战略联盟”,获授权美国等国际发明专利2项,专利技术在省内企业转让7项。2017年,张一敏教授主持的“基于页岩钒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一敏教授10年3次获得国家科技奖。
同时,学校瞄准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主攻重点,先后与湖北孝感、黄冈、仙桃、荆门、宜昌、随州及老河口,武汉市洪山区、青山区9个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体系,推动基础、交叉、新型学科的发展,力争在先进材料制备与新能源关键技术、生物医学、先进制造与装备、新型城镇化、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培育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实现科技优势与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的有效对接,努力成为催化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加速区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努力为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1026/hbrb329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