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桌,一张床,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这是林凤玉追逐考研梦的栖身之所。
为和时间赛跑,她把知识点录成音频,一边洗脸一边听;拿着专业书,对着一堵白墙,她常常背到大半夜;她在“梦想墙”上贴了一张张绿色纸条,缺乏动力的时候,就写上一句鼓励自己的话……
“我想,不仅仅是我,在座的你们都曾有过一段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这些日子给了你欢笑和泪水,教会你成长和独立,所以请认真为我们自己鼓一次掌吧!”站在湖北省“百生讲坛”的舞台上,这个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
2015年以来,团湖北省委以“百生讲坛”为载体探索高校青年思想引领新模式,从最基层的班级团支部开始,挖掘和汇聚普通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省校院”三级联动推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最好的故事”
站在2018年度湖北省“百生讲坛”总决赛的领奖台上,来自js33333线路登录的大二学生王金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暑假里,她到黄冈市胡六桥村为留守儿童上课。在学校偏僻的小山丘上,一个孩子拿着手绘的中国地图让她圈出自己大学所在的位置,说将来也要和她一样成为一名大学生,回到家乡支教。
作为学校支教团的普通一员,王金行操着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把这样一个故事从班级的主题团日活动一路带到了省赛现场。
“真实、动人、向上!”团湖北省委副书记王云清说。“百生讲坛”活动旨在发现普通大学生身上有“闪光点”的故事,让青年讲给青年听。每一个对朴素梦想的坚持、每一个温暖人心的细节,都值得在“百生讲坛”舞台上绽放。
“百生讲坛”并不拒绝身边的榜样。从黑龙江边防一线退伍的中国地质大学的王桥身着军装,向台下的同学讲起在零下30摄氏度深夜巡逻,在耐寒训练里身体冻得发紫的军营故事;武汉工程大学的贾鑫从12岁起打工照顾重病母亲,从“豆腐女孩”走到“豆皮女孩”的事迹被更多同学知晓……
这个舞台上,可以讲自己的故事,也欢迎青年视角的观察和见证。
中南民族大学的新疆女孩美迪娜曾跟着父亲到南疆地区扶贫。在她的眼中,“精准扶贫”让那里的生活发生巨变。两年前,那里生病的孩子住不起医院,上学的孩子要下田耕地贴补家用;而今,乡里建起了丝绸纺织厂,生产的丝绸销往国外,孩子去了新办的学校读书。
登台次数多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盲人女孩黄莺有时候怀疑“每次都讲同样的内容,到底有没有价值”?一个小插曲打消了她的疑虑。
一次大雨,黄莺拄着盲杖急匆匆地赶往教室,路过的女同学过来扶她,说起自己本来有不顺心的事情,可是想到黄莺的坚持和努力,自己的困惑一下通了。
4年来,共有400名省级“优秀主讲人”、2000 余名校级“优秀主讲人”在湖北各大高校花样开讲,万余场学生主讲活动在校园上演,参与学生超50万余人次,青年榜样在校园看得见、碰得着。
“朋辈引领,可亲又可学”
2017年度总决赛,经过学校的层层遴选,顺利通过省级优秀主讲人预赛、复赛,华中农业大学唐玥瑶在决赛前心里犯起了嘀咕——原来在前期主题讲演的基础上,决赛中增设学“习”一点通环节,要求用1分钟的时间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而且要做到“生动准确、表现形式富有新意”。
好几日冥思苦想,她突然想起看过的动画片《狮子王》里小狮子辛巴困惑的场景。唐玥瑶灵光一闪,将动画作了剪辑,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为主题进行解读,重新配音和配上字幕,形成一段小视频。在比赛现场,古灵精怪的她还用肢体动作效仿视频中卡通动物的对话场景,让同学们在会心一笑中对总书记寄语有了更深记忆。
为了让这“一分钟”更精彩,其他同学也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有的同学将家乡的民歌进行改编,将自己感受体会唱了出来;有的模仿了电视台新闻播报的形式……
穿着传统绣艺织成的黎族服饰,带着金色头冠,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冯希玮和同学现场带来了原创音乐话剧《织梦》,重现黄道婆向普通百姓传授先进纺织技术的场景;华中师范大学的黄雪纯借用一首打油诗,讲出家风家训文化变迁。
“讲”与“演”的融合,是形式的创新,也是不同元素的融入,也正是这些同学眼中的“时尚”因子,让学“习”变得更富有吸引力,在同学中也传播得更广。
朋辈引领,可亲又可学。在“百生讲坛”的舞台上,武汉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段良康听过身边同学孝老爱亲的故事。下了晚自习,这个往常话不多的95后男生会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挂电话前专门叮嘱妈妈多休息;有时听到室友大声跟家里人讲话,也会忍不住地小声提醒。
中国地质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李凯,在高考时报考军校落榜,没有实现自己的“当兵梦”。听到了中国地质大学王桥的演讲,他私下加了联系方式,了解军营的生活,打算春季申请入伍,如今正在为入伍前的体能作准备。
入校时曾受到全国道德模范刘洋学长故事的激励,来自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袁世杰,大一下学期自己也站上讲台,将学院数百人志愿服务春运的故事传递给全校同学。今年,该学校报名参加春运服务的同学已达600余人,超出岗位需求名额5倍。
资源下沉基层,团支部不断汇聚青春力量
4年来,团湖北省委评选优秀“百生讲坛” 项目、优秀“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492个,扶持资金54.2万元。省级统筹指导,资源下沉基层,团支部的活力不断增强。
武汉工程大学因势利导,激活基层团支部学生力量,在线下将社团文化融入“百生讲坛”活动,让书法、二胡协会同学走上舞台,将“讲”与“演”相结合,在线下鼓励身边同学用镜头记录校园正能量的微故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团支部里培养起新的一批主讲人,甚至将故事带到了郧西县,讲给当地留守儿童听。
华中师范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部长王涛发现,而今很多院系班级团日活动一改往日看视频、读文件的老气作风,形式丰富、配合多媒体的演绎,身边主讲人同学的“故事会”显得有“料”又有趣,深受同学们喜欢。
“百生讲坛”的成果正在以“年轻”的方式走进生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百生讲坛”宣讲团,自编自导抗战题材话剧《不朽殊勋》在恩施等地巡演;武汉大学积极打造微课程《理小萌开讲啦》、微刊《唱游——五四学‘习’特刊》等一批“微产品”在全校推广;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展“理论学‘习’我来画”活动,用漫画再现身边同学的感人故事。
团组织也不断在传播拓展上下功夫。团省委官网、团省委学校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对各高校“百生讲坛”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活动内容被汇编成一本本文集。仅2018年度“百生讲坛”一次省级决赛,线上就累计有17万人观看活动直播。
团湖北省委书记张桂华表示,“百生讲坛”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己学、自已悟、自己讲的方式,探索青年普遍性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的好方式,学生们在新思想中找源泉,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有效传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新思想的落地,已发展成全省高校最具口碑、覆盖面最广的品牌性思想引领活动,优秀主讲人成了湖北高校学子中一张亮丽的名片。“一群普通学生的闪光点可以照亮成长星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通讯员 柯建锋 杨洁 中国青年报 2019年02月25日 01 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9-02/25/nw.D110000zgqnb_20190225_1-01.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