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巧创新 面向市场做设计
接地气搞科研
记者 骆一奇 见习记者 郭雅兰
胡康,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领域基础、通用、前瞻性的研究。
图为6月8日上午,胡康在艺术与设计学院图书馆给学生进行“设计思维”辅导。
摄影 刘铭峻
指导学生连续三年夺得德国红点奖,不遗余力辅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实践,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成立“第三设计工作室”,深入企业完成大量横向课题,与京山轻机、宜昌长机、武汉客车厂、杭州金鑫铜、珠海礼品厂等企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多年来,艺术学院副教授胡康一直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旨,将科研成果“落地”。
艺术学院副院长梁家年对胡康竖起大拇指:“教学、科研结合得很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青年学者的好榜样。”
在胡康看来,设计不是“闭门造车”,科研也从不是“纸上谈兵”,与生产和实践相结合,搞“接地气”的科研,才能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
指导学生连续三年夺得德国红点奖
“从身边的生活细节中寻找设计思路,解决某个不便之处,改进外观设计,优化产品性能,这都是创新。”胡康常常这样启发学生,并抓住课外时间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
在胡康的指导下,连续三年,工作室的学生获得“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奖,有学生作品获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优秀奖,有学生获得杭州市场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近五年,学生们收获了国内外150余个设计奖项。
赛前,胡康让学生搜集历年来红点奖获奖作品,并逐一分析。“设计只有多看,多想,才能有创新和突破。”他给学生配发“设计速写本”,要求学生随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痛点”和灵光一现的设计“点子”。
2015年红点奖获得者杜勤勉,一年多时间就密密麻麻写满了两大本。他设计的“5度书架”,解决了书籍容易倾倒的问题。
备赛期间,工作室里的灯常在深夜亮起。主题性讨论,发散思维讨论,方案筛选、优化……师生“晒点子”常常从晚上7点说到11点。好多次,教学楼的门已经关了却浑然不知,胡康和学生只好“偷偷”摸到一楼窗边,翻窗离开。“忘了时间。”
2014年红点奖获得者茆荣说道:“胡康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包容和自由,鼓励我们大胆创新。”本科毕业后,他选择胡康作为导师,继续在武科大攻读研究生。
同时,胡康还积极组织设计实践活动,开办“设计工作坊”,即组织线下设计交流,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做与设计有关的主题性探讨。“在设计实践的同时,进行人才培养。”
2016年暑假,胡康组织学生参加首届“武汉印象”城市礼品创意设计大赛。前期,胡康带着学生做“接地气”的设计调研,走访多处武汉著名景点,品尝特色小吃,访谈老武汉居民,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武汉的民俗文化。
调研结束后,胡康和学生们留在工作室做方案。每天上午,胡康指导学生们画手绘图。下午,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为方便直观展示,胡康还在工作室准备了一块黑板,把大家的方案挂上去,予以点评。
当时武汉连日暴雨,14级工业设计的杨海波提出,能否以建筑物被暴雨淹没的场景来完成设计。有同学当即“嘲笑”他的想法,杨海波神色失落。胡康鼓励他:“展现建筑物的场景,这个想法不错,寓意可做调整。”
往后,杨海波常找胡康共同探讨,不断完善方案。在胡康的建议下,杨海波将武汉的几处著名景点与手环设计结合,黄鹤楼、起义门、晴川阁、胜像宝塔……转动外层手环,即可实现不同场景的切换。最终,从全国800多件作品中,杨海波的设计顺利突围,挺进前20,获得优秀奖。
胡康坚持办“工作坊”已有6年。在这6个暑假里,胡康带着同学们做“矿泉水瓶的改良设计”“为大学生设计”……学生在参与设计实践的同时,自身能力大大提高。
为印刷机“化妆”给企业带来2亿订单
2012年,32岁的胡康晋升为副教授,成立“第三设计工作室”,组建设计团队,主要从事机械装备类的研究。
“勤奋、执着,胡康老师一直坚持跨校、跨院系合作,逐步走出自己的科研之路。”他的同事艾险峰评价。
2015年,胡康和团队接手“湖北京山轻机瓦楞纸印刷机设计”项目。
印刷机作为大型机器设备,需要形态的整合设计,而市场上同类产品多,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原有产品外观形式陈旧,市场销售低迷。因此,如何整合形态,并有所创新,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手绘草图……半年时间里,胡康和团队做出了近30个设计方案,和企业进行多达6轮讨论。方案被挑毛病,甚至被否决,一轮轮“打回”,是“家常便饭”。
在这场和企业的“拉锯战”中,各方达成共识尤为困难。销售团队、工程团队、采购团队……一个方案,往往要面对几十种不同声音,很让人“头大”。
“改,继续改。”作为项目负责人,胡康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做项目期间,忙碌是胡康的常态。教学任务重,科研时间全靠“挤”。一得空,胡康便钻进工作室,查阅资料,在稿纸上写写画画,思考设计方案。
盯着图纸,他使劲琢磨形态上的细节。“市场上大部分机械是由简单的模块几何体组成,比较单调,怎样设计才能不一样?”胡康和团队“头脑风暴”热火朝天,一次次地修改、完善方案。
胡康和团队大胆将不规则斜面融入机器,并加入有层次的凹凸设计,从而避免了同质化。色彩上,不拘泥于刻板的黑白灰,而是在机器的“腰部”加入一条亮色的装饰线,既整合了形态,也给“冷冰冰”的机器添了几分活力。
最终,该方案获得企业认可,被命名为“蓝海之星”,投入生产。在2015年的中国机械博览会上,“蓝海之星”令人眼前一亮,获得近2亿的订单。
“工业设计可以带来产品附加值。”胡康深有感触,越发坚定做设计要同实践结合,同市场结合。
几年来,胡康和多个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主持设计项目包括“广东玛西尔堆高系列设备设计”“广州爱上体育户外多功能系列座椅设计”“武汉扬子江客车车身设计”“宜昌长机全防护铣齿机设计”“宜昌长机全防护插齿机设计” “湖北嘉一科技数控冲床设计”“荆州市子胥毛发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包装设计”等,成果颇丰。
几十本“设计随笔”累积科研养分
刚进校时,胡康便准备了“设计随笔”,经常练习手绘,并随时记录设计想法。翻开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画满了设计草图,记满了设计思路。几年下来,胡康已经攒了几十本厚厚的“设计随笔”。
本子的扉页上,写着几个大大的字:“设计不靠灵感,靠积累。”
电脑上,胡康专门建立“设计资料库”,家用电器、医疗器械、3C产品……各类资料分好类,整整齐齐地放在文件夹里。
手边,常备着设计类的资料和文献,教学之余便捧起来研究。“工业设计学科目前正处于高度发展状态,自身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大量阅读,接触最前沿的学科信息。”
“像鹰一样敏锐地洞察生活。”胡康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抓住设计点。
蒸馒头时,他发现,传统蒸锅受限于不锈钢材质,可视度低,而且在狭小的厨房空间里很占位置。由此他展开思考,“如果进行再设计,可选择透明材质,并且考虑做结构上的折叠。”
善于观察,随时随地累积“养分”,胡康的科研工作“节节开花”:取得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16项国家外观专利;发表论文(作品)17篇(幅),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幅);六城会火炬方案获最佳创意奖并采用,获得湖北省高校美术作品大展、楚天创新奖设计大赛银奖、铜奖等4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全球前十强等各类设计竞赛奖近100项。
“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工作之余,胡康常常参观设计展览,实地走访,做设计访谈,从中获取更多更“接地气”的设计元素。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胡康坚持从点滴积累,为做更优质的设计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