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周阳: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见习记者 周永航 通讯员 孙鸿宇 记者 饶纯洁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丁周阳,js官网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2013级本科生,2017年“校长奖章”获得者,2018年“十大魅力学子”候选人。
能写会说肯做,学生工作充实自我
大一担任班级团支书、校社联干事,大二做院学生会副主席,大三成为了校社联常务副主席、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首届主任,多次获得“模范团干”“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说起丁周阳的本科的工作经历,令人佩服和羡慕。
“刚进大学时性格挺内向的,就想锻炼一下自己。”谈起参与学生工作的初衷,会议桌面前的丁周阳眼神撇向一边,话语停顿了一下,“很美好,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学到了很多。”
丁周阳回忆,初次接触新闻稿时,很难入手。但是他却坚持把每一篇精雕细琢,做到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在校五年,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他在长江日报、长江网、中国青年网、武科大新闻网等媒体上发表了新闻100余篇。
除此之外,团组织生活记录、演讲稿、策划书、活动总结等文案的撰写,丁周阳也一次次积累着经验。
“第一次站在崇实会堂演讲,紧张地冒汗,口齿不清,感觉挺惭愧的。”回想自己初次登台紧张的场景,丁周阳脸红地笑了笑。从选上团支书开始,他就不停地接触着演讲和答辩,他在历练中慢慢进步。
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期间,丁周阳带领着一群学弟学妹参加运动会趣味项目“旋转飞碟”,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他切身感受到团队团结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如何让大家拧成一股绳等实干技能。”
在总结大学履历中从未缺席的学生工作时,丁周阳感叹道:“不得不说,在这几年的学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为我以后的科创竞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逻辑清晰的写作能力让我的竞赛论文结构分明。多次站上讲台的经历让我在答辩时显更有底气,这为我的科创竞赛加分不少。而团结身边人的实干技能让我的团队很少争吵,大家劲往一处使,效率比其他团队高得多。”
“学生干部要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这是这几年学生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丁周阳如是说。
醉心潜心用心,科创路上追逐梦想
“最期待的依然是互联网+。”谈起明年的科创赛事,丁周阳笑意满满,眼底里闪烁着光。在校五年,他在“创青春”、“互联网+”“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在本科期间获奖就有10次,参赛次数更是数不胜数,单单是四届“互联网+”,他就一次也没落下。丁周阳对待科创赛事犹如“上瘾”一般,乐此不疲。
“大一看到学长学姐获得各种科创赛事的奖项,觉得挺厉害的,当时就想,我得去试一试。”谈起参加竞赛的初衷,丁周阳回忆道。
契机出现在大二暑期,当时机械学院的科技创新夏令营发生改革转型,从单一的机器人赛事到进攻“互联网+”赛事,一直跃跃欲试的丁周阳便借此机会留在了科创夏令营,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场科创赛事。
一间小教室,七八个人,一个月的培训。零经验的丁周阳,对赛事方面感到迷茫和无措。作为团队负责人,肩上的压力和重担时刻提醒着他:“坚持!坚持!”
“做任何事情,方法永远比困难多。”他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不断模仿和学习其他优秀参赛作品的设计思路,来寻找自己独特的设计经验。在当时的班主任、也是指导老师的蒋国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明白了赛事创新方案的设计方向和制造作品的技巧。这就是他积累经验的过程。
首次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他,带领团队顺利进入省赛。接下来连续参加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接连荣获国赛铜奖一项,省赛金奖一项、银奖一项、铜奖三项,校赛金奖八项等,一次一次突破让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拼劲越来越大。
虽然获奖颇多,但他仍然一直走在竞赛的路上。参加竞赛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他想要一步步突破自己。同时,他也想将参加赛事的经验传承下去,带着学弟学妹一起参赛。
“许多竞赛中都需要新点子,从生活出发,从大家不方便的事物出发来挖掘新的创意和想法,生活中的问题往往能成为研究项目。”问及创新的经验,丁周阳说道。
提前规划、刻苦钻研、长期坚持,这些习惯结合在一起,就是丁周阳追逐梦想的实际行动。晨间实验室的忙碌的身影,深夜台灯下飞快敲打的手指,领奖台上昂首挺胸的意气风发,魅力耀眼的夜空里,有他闪烁的光芒。
勤看勤记勤学,奋力拼搏做好研究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是华罗庚的名言,同时也是丁周阳的座右铭。丁周阳说,成功不都是凭借聪明,努力和态度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大二开始起,他就不断尝试去参与专业性的课题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省级大创计划、校级大学生科技基金等4项。
在一次“互联网+”比赛关于智能婴儿车的课题研究中,面对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团队遇到了瓶颈。
“由于没有先例,我们只能通过看论文、查专利等方式来搜集相关资料,每天花在万方、知网等各种数据库中查阅资料的时间就有4、5个小时。”做设计研究的那段时光对丁周阳来说,记忆犹新。
“学习新东西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这是导师江志刚教授对丁周阳说过的、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丁周阳决心要打破常规,找到出路。他们通过研究具体婴儿安抚的科研事例,带着“如何能让它自动避让障碍物?”“如何能让它自动检测环境信息?”等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了数万字的文献,结合团队的想法,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通过检测儿童的体温、摇晃状态、哭闹声等方式,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判断婴儿状态,启动系统来实现安抚,成功给婴儿车搭上“黑科技”。
谈及做研究的心得,丁周阳严肃地说:“勤能补拙,很多东西也许我们不会,但一定要去查阅资料,自己去学习并总结。”对于一直以来的研究工作,他也一直如此对待。
每天,丁周阳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待在工作室里。“在我们眼里,学长是个‘大佬’,每次去他工作室,都看到他在学习。”和丁周阳一起参赛过的本科生饶纯洁说。
丁周阳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大数据在再制造领域应用,对于这个新方向,当时他简直摸不着头脑,只能一步步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写了几个月,查了近百篇文献,读了7、8本专著。”丁周阳清清楚楚地记得。
努力终有回报,最终这篇文章顺利地发表,被EI收录。如今他握有国家新型实用专利7项,发明专利公布4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EI收录2篇、SCI收录1篇,都是他勤奋和努力的结果。
丁周阳说,想做好研究,多看是不够的,还要多记,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才能学到东西,这是完成突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