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首页 / 学者学生 / 正文

王红鸿:探索焊接领域新发现

发布者:许璎珞 陈聪 姚雄伟 编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次数:

见习记者 许璎珞 陈聪 通讯员姚雄伟

12年企业工作经验、10年教学科研经历,20多年如一日,王红鸿教授专心于焊接冶金理论研究、先进钢铁材料的焊接性研究和高性能焊缝金属的研发,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在焊接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红鸿,博士,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多项企业技术合作项目,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青年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

“既然入了这个门,就要一直热爱下去”

作为焊接冶金领域的专家,王红鸿在上大学之前从未听过这项技术。机缘巧合,她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到焊接专业。“一开始我对所学专业完全不了解,但既然入了这个门,就要慢慢去接受它。”随着不断地学习深入,王红鸿逐渐发现了焊接的乐趣,越深入就越着迷,越着迷就越喜欢。

本科毕业后,王红鸿就职于山西省工业安装公司。艰苦的工作环境、毫无美感的绝缘鞋和安全帽,这对于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王红鸿来说一时难以适应。“我的办公桌就在施工现场,每天上班都是灰头土脸。”王红鸿说,“年轻的女孩子都爱美,当时确实很难接受。”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王红鸿决心一条路走到底。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现场当中,与工人们一起工作。在职期间,她参加电力、轻金属、化工、机械制作等不同行业的建设工作,每天扎根焊接现场,跟进制作现场,落实每一项技术操作,事无巨细。一步一步从现场工长,做到焊接专业工程师,负责全公司的焊接技术和技术检验。

“缘于对焊接冶金的热爱,我一直走到了今天。”王红鸿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努力钻研焊接技术。”

“科研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实践出真知,是王红鸿一直秉承的理念。“本科毕业后的12年实践工作经验是我宝贵的财富。”为了在焊接技术领域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果,王红鸿辞去了自己长达12年之久的工作,毅然决定进一步深造。2009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随后来到js33333线路登录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继续探索焊接冶金理论,也将她的实践经验和所学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教学和科研是王红鸿的主要工作,教学与科研相助相长。“专注、认真、勤奋”是她的工作态度。

她的学生总能够在办公室或实验室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只要不上课,王老师基本就是在办公室阅读文献、分析实验、撰写论文、与研究生讨论课题。”王红鸿很享受这种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对于热衷焊接技术的王红鸿来说,研究占据了她生活的一大部分,周末和假期也已经成为了她潜心和静心写论文的时间。

有一次工作忘了时间,等她下楼准备回家,发现楼门已锁。一个周末,副校长刘静偶然路过办公室时,看到她在与研究生讨论课题,便说:“王老师,周末还在工作啊?”王红鸿笑着说:“周末工作是常态啊。”

焊接是钢铁材料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焊接结构及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王红鸿二十多年的焊接冶金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都拥有共性,通过深入研究共性问题,很好地提出实践问题的解决思路。

王红鸿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项,而这些正是基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继而上升到理论研究,最后形成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结果。王红鸿说:“所有研究都是来自于实践,最终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的。这需要时间潜心钻研,也需要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规律。”

“在传统领域也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值得去探索”

钢铁材料的焊接冶金是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研究领域同样存在未知的东西,需要发现现象背后的新规律,指导实践中的生产和应用。”王红鸿说。

铌元素是钢铁材料中广泛应用的微合金化元素,但其对焊接性的影响及其规律,以及背后的机理仍未被人们掌握。面对这一焊接领域中基础而又困难的问题,王红鸿不断深入,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在原子级别来探讨和研究铌元素对焊接性的影响机理。

“许多问题值得去探讨、去研究,找到和掌握其规律对于解决实践生产中的问题至关重要。”王红鸿说。2013年开始她便着手于铌钢焊接性的研究,不断地钻研让她看到了基础理论应该深入的方向。近年来,王红鸿发表多篇论文来阐述铌元素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铌元素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的非平衡偏聚行为,这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焊接学者的关注和肯定。

一位做耐热钢研究的日本学者安倍曾说:“也许有一些事做一辈子也无法完成,但我仍会用一辈子去努力做好。”王红鸿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无论自己现在获得了多少成就,在这个领域,仍有许多新的研究等着我们去深入探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