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治学严谨 专业专精
吕勇,博士,机械自动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冶金机械动力学与故障诊断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纵向课题14项,主持承担宝钢、武钢、湘钢、冶钢等企业事业单位横向课题33项。在Mechanical Systems & Signal Processing、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被SCI、EI收录58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吕勇教授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热连轧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获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年)、湖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12年)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委员、冶金设备分会设备故障诊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吕勇教授及其团队针对冶金设备主传动系统中典型的剧烈振动问题,通过对转炉、轧机、卷取机、板带连轧机等冶金设备的主传动系统建立考虑时变固有特性的设备-工艺相耦合动力学模型,发现了冶金设备运行中结构参数与工艺过程相耦合引起的自激振动是导致设备主传动系统剧烈振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冶金设备的运行特点和载荷工况研究,建立了复杂设备系统分解与合成的关键技术模型,完成了冶金设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多维度设计的动力学分析。针对冶金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中多源采集以及故障信号强烈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提出自适应投影本征变换多元经验模式分解、四元数奇异谱分析等多元信号处理算法,同步处理多元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和挖掘。针对冶金设备故障诊断需要在无系统模型情况下识别系统本征的特点,提出高维经验模式分解、高维动模式分解等高维信号处理算法,提取低维信号中蕴含的状态特征信息,并将其用于冶金设备的早期故障诊断。针对冶金生产设备分布区域广、监测点多、布线难度大等难点,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冶金设备的监测与诊断系统中,针对冶金设备监测实时数据量大、传输困难等问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开发了组态式的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
研究成果被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众多学者引用,发表论文谷歌学术近5年被引频次近700次。开发的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部分研究成果在武钢、冶钢、湘钢等冶金企业取得了成功应用,为冶金企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保证了重大冶金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机械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