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课程思政】走进材料与冶金学院张华教授“钢铁冶金学”课堂

发布者:李芳 编辑:程毓 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

记者李芳 

    材料与冶金学院张华教授为js官网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4月14日记者慕名走进了他的课堂。  

    “中国是钢铁强国吗?”4月14日,在js33333线路登录“钢铁冶金学”的课堂上,冶金工程专业教师张华向学生提问,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觉得我们是钢铁强国,因为无论是钢铁的产量还是钢铁的质量来说我们都是钢铁强国。”“我觉得我们是钢铁大国不是钢铁强国,我们还在迈进钢铁强国的路上。”“我们不是钢铁强国,钢铁产业的质量标准还不是我们制定的。”……

    回答却和张华预想的很不一样。“我以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钢铁强国’,没想到收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也这说明了这堂课的意义。”

    早在开始担任冶金工程专业老师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就在张华的心中扎下了根,不仅向年轻的学子们传递无与伦比的科研魅力,也让他们在无形中铭记肩上的使命和担当。

    “我所面对的是一群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很多人认为专业很辛苦,现在的孩子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但需要有人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励志为我国钢铁事业而奋斗,我希望我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人。”

    张华决定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想法正契合国家提出的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的要求。

    以“钢铁冶金学”为例,张华以“一个文件”“一篇文章”“一个问题”为契机,讲述了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及国家相关政策。除了前沿知识,他将多年来深入调研的鲜活案例呈现在课堂上。单是这两节课,张华就要累计备课20多个小时,对课堂PPT的修改一直延续到下次讲课开始前。

    “很高兴,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我看来,我们是钢铁强国。”张华坚定地说道。

    同学们有的默默地点了点头,有的用质疑的眼神望向张老师,有的似乎有不同意见要表达微微张开了口。张华笑着望向了同学们,用坚定而有充满力量的话语说到“我们是钢铁强国,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

    张华用一组组数据和一张张鲜活的图片讲述着中国作为一个钢铁强国的故事。

    从1949年建国时钢年产量的18.5万吨,到1999年世界第一1.2亿吨,再到现在10.3亿吨;从零散基础的钢铁生产设备,到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设备;从生产低端钢铁,到现在可以生产包括高端钢材在内的99%钢材。

    无论是“沙钢5860立方米高炉”,还是“宝钢湛江350吨转炉”;无论是“攀钢350KM/高速重轨”,还是“鞍钢高耐蚀船板”,这些都彰显着我们作为一个钢铁强国的实力……

    略显嘈杂的教室慢慢安静下来,学生们渐渐地被张华老师讲述所吸引。张华环顾了四周,笑着点开了下一张PPT,屏幕上赫然写着“中国真造不出圆珠笔芯?”

    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学生们纷纷抬起头,望向他。“多年来大家都以为只有日本才能生产世界最好的圆珠笔芯,实际上中国有生产高端钢材的能力,中国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统治全球圆珠笔市场多年,而圆珠笔笔头用钢一年仅需1000多吨,不到一个大型钢铁公司半天的产量,企业从效益角度没有去重视这个细分市场而已。太钢也早已具备生产这种钢材的能力。”

    张华接着说:“同学们,不要被一些非专业的报道蒙蔽了双眼,要有作为大学生,作为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应有的判断力。”同学们被深深地鼓舞着,感染着。

    同学们真切认识到从事这一行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精益求精,要追求卓越。

    “虽然我们国家已是钢铁强国,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争取在国际舞台上更多的话语权,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你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未来是你们的。”张华动情地说道。

    有前沿、有热点,有激情、有挑战,有传承、有担当,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丝毫未发现时间飞逝,下课后意犹未尽。

    “通过课堂我深刻体会到,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对国家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至关重要。”2019级英才计划专业的宋大为课后动情地说。“我想以后继续从事冶金工程方面的研究,为祖国的钢铁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钢铁冶金学》绪论,在全书378页的内容中,只占据了4页,但是张华却用两节课的时间讲述了中国钢铁发展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

    “这些知识曾经影响了我,说不定哪一句话也会启发他们成为未来钢铁冶金行业的中坚力量!”张华期许着,也实践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