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创业进行时8】 六次创业 日趋成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0-21 浏览次数:

六次创业 日趋成熟

见习记者 徐长俊 刘昭玮 刘维维

从大一进校零资本创立“大学盟武汉贸易有限公司”到每月收入15万的公司老总,从初步尝试到自信投资,医学院预防1302班的何文浩充分利用大学两年时间,先后经历6次创业,完成了由传统运营式创业到科技创新型投资者的华丽转身。

何文浩在公司

初试创业 惨遭失败

“我想尝试创业,用创业来解决就业。”步入大学后,何文浩将想在大学里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告诉了他辅导员邱红阳。在邱红阳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医学院里同样具有创业想法的来祥华和段旭峰。

“我们团队的人比较少,是不是要多找点人参与进来?”“没技术,没资金,拿什么去创业呢?”“如何寻找商机?”……他们三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向创业成功者寻求帮助。

作为“行动派”,何文浩说干就干,他当即联系了邱红阳。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他找到城建学院的创业达人镇小龙,进入了他创立的“大学盟武汉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学盟”)这一大学生创业交流及招商引资平台。并在学校帮助下在北苑食堂三楼设立“大学盟”办公室。

进入“大学盟”后,他在镇小龙的指导下,出售大学生所需生活用品,联系学校附近商家提供同大学生相关服务项目,并构建多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交流平台作为公司经营内容。

2013年10月,他们每天下课后便去学校对面的园艺街寻找商机。“我发现园艺街的商铺都是按标价在卖商品,我们能否同商家洽谈,推行打折卡,通过卖打折卡赚钱。”何文浩此语一出,立刻得到几位小伙伴的大力赞成。

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用“大学盟”名义同园艺街内200余户商家协商,最终决定共同推行“园艺街打折卡”――凡在园艺街消费一律8折。在推行打折卡的第一周里,他们每天都可卖出100多张打折卡,然而在下一周,打折卡却无人问津。

他们调查发现,园艺街老板看到推行打折卡可以增加自己销量后,都推行了自己的打折卡,凭卡购物一律7折。“商家们为了利润自己免费推行打折卡,不再与我们合作,对此我们无可奈何,毕竟我们和他们只进行了口头协议。”何文浩无奈地说道。

2014年3月,他们又发现了盒饭商机,便在园艺街开了家快餐店,两个半月就收回全部成本,却不料美团外卖和“饿了吗”点餐app强势入驻js33333线路登录,快餐店转盈为亏,被迫关门。

三闯创业 收获成功

得知他们两度创业失败后存在放弃的想法,邱红阳鼓励他们:“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你们有想法,保持热情,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业成功。”

在邱红阳的鼓励下,他们开始第三次创业,2013年6月,他们对大学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共同商议决定批发贩卖新生用品,并在“大学盟”内成立创业项目并寻找人手。

“这回一定要仔细策划,吸取过去的教训。”他们对武汉市80多所高校进行市场调查,确定销量拟定销售方案,并向厂商提交策划。他们的成果得到武汉一家日用品生产商的欣赏,厂家同意先贷给他们价值60万的新生用品,先销售后付款。

暑假期间他们通过各校新生群招募了一批二级经销商,“薄利多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月20日前就已卖出了大部分商品,净利润达16万。”何文浩拿着当时的账本向记者介绍。随后他们将未卖完的物资以个人名义捐赠给武科大志愿者总队。

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里,他们以“大学盟”的名义先后在学校内开设修车行和奶茶店。

“你们有了创业的经验,可以去尝试独立创业。”在邱红阳建议下,他们脱离“大学盟”开始尝试独自创业。“现在大学生里学开车的人特别多,要不我们开一家驾校吧。”进行市场调查后,何文浩提出开设驾校的建议获得了三人的一致认同。

今年3月,他们联系上绅宝驾校,凭借良好的策划获得在黄家湖这一区域内的独家冠名权。用前期创业所得购买教练车,并用教练车作为抵押,贷款在学校附近租了片场地。初期驾校建制不够完善,他们就用重金从其它驾校挖来资深教练和负责人,并在各学院寻找学生负责人大力宣传招生。良好的经营使得他们在驾校成立后的两个月里净利润达三十万,收回前期全部投入。

今年8月,何文浩成立的驾校完成独立,正式注册为“明华兴驾校”。

创业转型 投资技术

“现在我们创业成功有了资金,但如何把公司做好做大呢?”他们带着疑问找到了邱红阳。“一个企业要想做好就要有自己的技术,有了独家技术,你们抵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邱红阳说道。

随后,他们在保证驾校正常经营的情况下,通过走访调查,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创业团队,决定作为投资人买断他们正在研发的“电动独轮车”项目。

“电动独轮车比市场上的电动车更加节能、安全性也因车轮的独特设计而提升,而且操作简单,从小学生到70多岁的老人都能够使用,预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这样经济实惠的产品一定会叩开市场的大门。”何文浩拿着产品设计图向记者介绍。

邱红阳得知此事后,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申请创业项目过程中,邱红阳逐字逐句检查策划,仔细修改,陪他们探讨改进计划到深夜。“特别感谢邱老师,没有他的帮助,我就不可能通过学校初审,并站在演讲台上答辩。”何文浩向记者介绍到。

之后,他们结合产品优点,三次修改答辩稿,以“减少PM2.5,实现低碳出行”为主题,在武汉创业者协会的答辩中脱颖而出,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入驻了js官网创业者基地。

“我们的产品设计已经初步完成,第一批生产资金也已经到位,并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到了生产商,不久我们的产品将全面上市,服务社会。”9月8日,何文浩在产品投入生产前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新目标――“独轮车”项目年利润达到一百万,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创业锦囊】

客户需要什么、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如何才能对接需求,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创业者。医学院预防1302班的何文浩同学利用大学两年时间,先后创业6次,不断地挖掘客户的需求,认知理解尚未满足的需求,继而成为成功的需求创造者。从推行“园艺街打折卡、批发销售新生用品、开办大学生驾校,再到投资生产“电动独轮车”,何文浩同学找到了同龄人的需求,发现了商机,实现了创业的“惊险一跳”,获得了投资回报!

从这个创业故事中,我们还发现其成功背后少不了邱红阳老师的精心指导。创业的成功离不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积累、人脉的积累、资金的积累。希望何文浩同学厚积薄发,在创业路上乘风破浪、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武汉市十佳创业导师 贺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