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材料与分子/纳米器件”团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致信刘思敏教授寻求合作开展后续研究
新闻网讯(记者谢晓丽)近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课题组,请求合作开展后续分子机器的研究工作。
能得到诺奖得主的青睐,源于刘思敏课题组去年底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欧洲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SCI影响因子为5.771的高水平论文。该论文被杂志选作“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予以重点推介,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论文报道了葫芦[10]脲对一系列基于甲基紫精结构单元分子的识别研究。刘思敏课题组利用葫芦脲能增强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的特性成功组装出具有“三明治”构型的组装体,并首次报道了基于葫芦脲的五元组装体结构,这种多组分的复杂组装体在构建多功能超分子材料上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他们还发现一端相连的两个甲基紫精分子与葫芦[10]脲的结合模式会随着第三方客体的加入而变化,这种具有刺激响应的组装体可以应用在一些智能材料的组建上。此外,他们也报道了葫芦[10]脲对Bluebox分子的包结作用,Bluebox分子是Stoddart教授发现并作为分子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研究至今。
葫芦脲化学作为超分子化学的一大分支,自韩国Kim教授课题组及澳大利亚Day教授课题组发现并分离得到多种葫芦脲同系物以来,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包括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并且在分子识别及组装、功能性材料的组建、传感器的构建及药物传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不同于被深入研究的葫芦[6]脲、葫芦[7]脲及葫芦[8]脲,对葫芦脲家族中具有最大空腔的成员——葫芦[10]脲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尤其是其对于传统客体分子的识别及利用其空腔优势对大分子的识别则很少被报道。
刘思敏是学校“超分子材料与分子/纳米器件”团队的一员。近期,该团队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成果频出。
常帅课题组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发展了基于多功能纳米滴管的纳米颗粒检测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纳米科技/化学综合顶级期刊《ACS Nano》(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SCI影响因子为13.334。
梁峰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发展了金纳米簇在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顶级期刊《Analytic Chemistry》(分析化学)和工程技术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材料化学学报)上,其SCI影响因子分别为5.886、5.066。
刘思敏课题组系统研究了葫芦脲分子作为纳米反应器,对席夫碱反应的影响。该研究工作发表在化学顶级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杂志)上,SCI影响因子为4.785。
该团队硕士毕业生刘颖竹(导师:梁峰)的学位论文《金属/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传感性能研究》,入选2016年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杨习然(导师:刘思敏)获得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优秀墙报奖;硕士研究生马涛(导师:梁峰)获得湖北省分析化学年会研究生学术报告二等奖。
刘思敏教授论文被《欧洲化学杂志》选作“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