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申请指南》的通知要求,现将2021年度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请项目及条件
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良好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科研潜质。
1.面上资助
申请人须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且为本人承担。进站18个月内可多次申请,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
申请材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
提交方式:线上提交。个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要求在线填报生成申请书,线上提交至流动站,流动站审核后提交到校博管办。
2.特别资助(站前)
申请人为2021年度拟进站(全日制博士毕业3年内,2021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应届博士毕业生需满足学位论文答辩基本要求)或新近进站4个月内(2020年12月1日之后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5年3月31日后出生)。
申请项目为规定的研究方向(详细信息可查阅见附件2《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申请指南》)。之前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特别资助(站前)的人员不可再次申报。
申请材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申请书》、身份材料、《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提交方式:线上提交。个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扫描件,线上提交至校博管办。
3.特别资助(站中)
博士后进站满4个月。申请项目可以是获得面上资助项目的延续和深化。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入选博新计划、特别资助(站前)的人员不可申请。
申请材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申请书》、科研成果材料。
提交方式:线上提交。个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填写相关信息,线上提交至流动站,流动站审核后提交到校博管办。
4.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在站2年以上或者出站5年以内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博后基金资助者优先。资助领域为自然科学,字数不少于15万字,仅限学术专著。
申请材料:专著书稿、《出版资助申请表》、《报名信息表》、查重报告各1份。
提交方式:材料直接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02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工作安排
批次时间 |
网上申报开始时间 |
学校申报 截止时间 |
公示时间 |
资助名额 |
资助政策 |
备注 |
第69批面上资助 |
2月1日 |
3月20日 |
6月中旬 |
约为当年进站人数的1/3 |
自然科学类:一等12万,二等8万; 社会科学类:一等8万,二等5万 |
评审重点: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 |
第70批面上资助 |
7月1日 |
8月20日 |
11月中旬 |
第3批特别资助(站前) |
2月1日 |
3月31日 |
6月上旬 |
400人 |
18万 |
评审重点:高水平导师、高水平平台、高水平人选 |
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 |
2月1日 |
3月31日 |
6月上旬 |
800人 |
自然科学18万,社会科学15万 |
评审重点: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
1月1日(网下提交) |
5月31日 |
—— |
30部 |
8万 |
评审重点:学术价值 |
二、注意事项
1.博士后全国编号可以登录中国博士后网查询。
2.申请中“投送学科”系申请者所报项目所属的学科,并非指现所在的流动站。“研究方向”系指申请者所报项目的研究方向,申报题目不须与进站研究题目一致,可结合自己的优势课题申报,申请项目的评审专家是相应二级学科方向的专家。
3.要仔细阅读《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指南》中的项目评审指标,按照指标项着重填写,以提高获资助机率。
4.申请表中“申请人承诺与单位审核”中“申报单位审核意见”栏中“负责人(签章)”由学校统一签字盖章,不需加盖院系公章。
5.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本人意愿,可选择参加独立于流动站的专家评审。
6.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及“香江学者计划”等派出项目的人员在未结束派出工作前不可申请。
三、其他要求
1.各流动站要高度重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申报材料提交前要组织博士后合作导师等校内外专家认真讨论修改。
2.申请人务必于学校申报截止时间前将申请材料按照要求线上提交。
3.相关基金申报政策请下载附件材料并详细阅读。
申请工作中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向学校博管办咨询。
联系人:赵磊
联系电话:027-68862406
附件1 2021年博士后资助项目汇总表.pdf
附件2 202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pdf
附件3 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常见问题解答.pdf
人 事 处
2020年1月4日